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

關於「大家唸」的幾件事 / 譚小西

題目更明確也更囉嗦的意思是「關於一群人共同唸一首詩的幾件事情」。先排除接受訓練參加比賽或表演的詩歌朗誦型態,在國小,在詩歌節,在讀書會,在幾次有老師或沒有老師帶領的場合裡,一群人來唸一首詩(或者是散文小說等其他文字),這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。在幾次旁觀或參與其中的經驗裡,想到的幾件事,或該說幾個問題,可以丟出來討論一下。


1.無處不在的國小記憶

在國小教室裡大家一起唸課文,就像在排路隊,用同樣的節奏(甚至是情緒)行進,一起開頭一起結束,不整齊的話還會被糾正。如果有一起唸唐詩,應該也是同樣的情境吧。到國中時在課本上接觸第一首詩(在我的記憶裡是楊喚的〈夏夜〉),整齊劃一的路隊模式同樣會出現。這種學校教育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什麼?不論是在大學和研究所課堂上教授要所有學生「一起唸」,或者是詩歌活動中如果有詩人請所有人共襄盛舉,不論現場的人是年齡學歷同質性極高的學生,或者來自不同年齡背景和職業的廣大人民,根據幾次經驗觀察的結果,在成員們彼此沒有事先溝通的情況下,大家會自己開始排路隊,即使教授和詩人根本沒有提到「整齊」兩個字。我在課堂上試過脫隊幾次,其結果,嗯,就像唸課文時一直放炮的小孩,老師沒有糾正我,但再多做幾次應該會被大家笑吧。

跟著週遭的人用同樣的節奏一起唸誦文字,或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,不僅僅是在語言學習上讓字句因為聲音整齊而放大而清晰,而是學習社會化的過程裡某個微小層面的具體呈現?請學著配合大家的動作,遵守秩序,排隊慢慢來,不要撞到前面或後面的人,也不要任意脫隊。行為是如此,甚至聲音言語也是如此。當詩歌活動裡大多數人對彼此陌生時,「路隊模式」是不是也有那麼一點點幫助塑造團體氛圍的效果?



2.讀書會情境

除了排路隊的經驗以外,我不能不提到一個我認為比較特殊的例子:東華大學的讀書會「運詩人」。這是一週一次的聚會,大家可以帶自己喜歡的詩小說散文各種文字和音樂來,一人一段或一句輪流唸誦,然後討論。有基本的輪流順序,但中途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喜好隨時加入或製造各種聲音。即使每學期會舉辦詩擊賽(唸詩的擂台賽,兩人一組PK唸詩,觀眾投票決定勝負。),部份成員偶爾會參加詩歌活動並製作表演曲目,但平時聚會的形式就如上述一般,是唸唸文字,聊聊天的性質。

許多參加過的成員們說這種唸誦方式像詩歌朗誦,或者有「類似劇場的感覺」。相較於詩歌朗誦,讀書會對成員的聲音技能和訓練沒有什麼要求;團體平時聚會不帶有參與表演或比賽的意識,唸誦時不分聲部,也不事先排定怎麼唸,當然,更沒有排練這回事。它就是一個照你喜歡的方式,自由唸誦的場合,可能在唸的過程中有些明顯的聲音效果,但畢竟與詩歌朗誦有所不同。

我反而覺得讀書會的進行方式與劇團課程中的「讀劇」和「聲音練習」兩項活動有些類似。前者依照劇本分配各人角色,以聲音扮演;後者有許多種形式,有一種是一人先發聲,聲音漸弱後要有一個人自行接上去,若有兩個人同時接上,就要有人自行退出。或者像另一種是幾個人一起發聲,每個發聲者要調節自己聲音強弱和節奏使整體聲音趨向和諧。這些練習或許有基本指示,但彼此間怎麼配合全憑對他人聲音的感受。

和讀劇相比,讀書會在唸誦會出現明確人物的文字時並不事先分配角色,隨機的輪流順序會決定誰遇到哪個人物,成員可以選擇用不同腔調或語氣來扮演,但也可以跳過,同一人物甚至也可能經過好幾個人的「扮演」,過程充滿各種可能性。而在唸誦過程中,一人停下來後如果有短暫的沉默,就需要有人自行接話,兩人同時接話時可以一起接或有人自己停下,可以脫出輪流順序,甚至讓它迴轉。有些文字會引起眾人一起唸誦,有人唸出許多類疊的詞,天花亂墜;有人喜歡某一句話,就固定地重複著。這樣的情境與「聲音練習」相似,唸誦的內容卻不是單純的一個聲音或一兩句台詞,而是一個完整的文本,從頭到尾。

「聲音練習」是為了訓練成員間互相配合的默契,事實上,有許多次,讀書會在唸誦文本時也藉由成員間自然地配合,創造了某種和諧的聲音情境。所謂「和諧」並不是氣氛歡樂或溫馨,而是每一個成員都透過唸誦,以各自不同的音色和情感,自然地發出了調性類似的聲音,進入了文本的情境:搞笑節目,閒話家常,掏心掏肺,或者僅僅是帶著感情認真地說一段話(平時多半是如此)。

我願意這麼猜想:讀書會的唸誦方式與「聲音練習」略有相似並可以帶有「聲音扮演」色彩,與「聲音練習」的共通點是同樣讓成員們一起探索彼此之間自然的配合方式,使聲音趨向和諧。這樣的配合與路隊模式最大的不同是,透過彼此的選擇,自己決定前進或退讓,讓整個團體可以用相似的步調行進卻不互相衝撞或堵塞。



3.其他

關於「大家唸」,應該還有很多種型態和情境。這裡提到的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種進行方式。可以確定的是,當一群人共同唸一段文字,那不僅僅是發出聲音或朗讀字句,而是所有成員互相配合、彼此做出選擇,合力塑造出某種聲音情境的複雜過程,不論是整齊行進的路隊或眾聲喧嘩,「大家唸」都包含了一種與團體中其他人接觸、溝通和協調的過程。我們會調整、決定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,哪怕只是透過簡單地唸幾句話。

2 則留言:

  1. 10年前為了論文到中國作田野調查。福建閩東畬族有個歌會傳統,約莫到1970年代還非常盛行。歌會通常採男女對唱形式舉行,由男子結隊到其他村子去挑戰女子(聯誼性質無敵高的)。歌會的內容是代代相傳的歌譜,故事從畬族傳說到三國演義到梁祝都有,博聞強記者流還要搭配好歌喉才能縱橫歌會。歌會進行的過程很像詩擊賽,以同一則故事相互爭搶演唱時間與權力,在目前40歲的人眼中,歌會英雄風光的情景,仍是青春時最難抹滅的記憶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文化跟文學在這個時代看起來好像看得很近,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分離的。至少現有的文學評論機制(如文學獎)對於文化的敏銳度相對來說低得多。所以阿赫所說的,在文學家眼中也許只是民間習俗;它不夠精緻,也不夠高級。總而言之,它缺乏一良好的包裝,不知道這是對於文學的成見還是對文化的成見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