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戀的青年回到家中
遠方的姑娘卻不給他回信
他等,等呵,等了又等
等到後來差點發瘋
他寫:我要去找你,找你
他寫:我要去自盡,自盡
他寫,寫呵,寫了又寫
遠方的姑娘都無動於衷
最後,他寫了封抽象的怪信
畫了幾個三角和零
他想,想呵,想了又想
又加上了幾個自造的外文
很快,青年就收到遠方來信,
姑娘在信裡驚恐又小心
他笑,笑呵,笑了又笑
一直笑出了哭的聲音
請不要懷疑玄虛的價值
它往往高於愚蠢的真情
相信嗎?相信吧,不要不信
這故事持有生活證明
遠方的姑娘卻不給他回信
他等,等呵,等了又等
等到後來差點發瘋
他寫:我要去找你,找你
他寫:我要去自盡,自盡
他寫,寫呵,寫了又寫
遠方的姑娘都無動於衷
最後,他寫了封抽象的怪信
畫了幾個三角和零
他想,想呵,想了又想
又加上了幾個自造的外文
很快,青年就收到遠方來信,
姑娘在信裡驚恐又小心
他笑,笑呵,笑了又笑
一直笑出了哭的聲音
請不要懷疑玄虛的價值
它往往高於愚蠢的真情
相信嗎?相信吧,不要不信
這故事持有生活證明
—顧城,〈玄虛的價值〉
《顧城詩全編》裡收錄了顧城早期的一些諷刺小詩,用生活小事和平凡百姓當主角,有嘲諷當權者的,也有像這樣嘲諷「普世價值」的作品。
把一目了然的事情講得複雜難懂的「價值」在哪裡呢?我能想到最實際的好處就是「包裝」。《人間條件4》裡讀過碩士的妹妹幫要去面試的姐姐修改履歷,把她擺過地攤的經歷寫成「移動式商店經營」,看起來就像她姐姐做過某種特別的,沒人做過的工作。顧城的意思更機車,卻也更直接: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跟寫情書一樣,需要拼命吸引對方的注意,讓對方覺得自己「與眾不同」,把平凡的特質和經歷描述成另外一種樣子,甚至做些表面上高深莫測實則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,看起來就好像獨一無二。
《顧城詩全編》裡收錄了顧城早期的一些諷刺小詩,用生活小事和平凡百姓當主角,有嘲諷當權者的,也有像這樣嘲諷「普世價值」的作品。
把一目了然的事情講得複雜難懂的「價值」在哪裡呢?我能想到最實際的好處就是「包裝」。《人間條件4》裡讀過碩士的妹妹幫要去面試的姐姐修改履歷,把她擺過地攤的經歷寫成「移動式商店經營」,看起來就像她姐姐做過某種特別的,沒人做過的工作。顧城的意思更機車,卻也更直接: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跟寫情書一樣,需要拼命吸引對方的注意,讓對方覺得自己「與眾不同」,把平凡的特質和經歷描述成另外一種樣子,甚至做些表面上高深莫測實則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,看起來就好像獨一無二。
另一種更深的「價值」,我想那就是「優越感」。考官跟傻大姐問清楚後,說了句「這果然是碩士寫的」。越是沒見過的、搞不懂的名詞和知識,能說出它們的人就好像越專業、越厲害,好像使用另一種語言的人,就算故弄玄虛,也會是更「高級」的人。
現代詩又似乎是文學裡非常容易故弄玄虛的一種,經常有讓人看不懂作品。有些是因為詩人和讀者成長跟知識背景的差距,有些則是作品沒有深刻的感受或概念,硬寫出來,不知所云,詩人和讀者卻也一起接受了「詩是很難懂的」這種不知從何而來(教科書?流派?老頭?)的說辭,把詩人包裝成「想法與眾不同、更高級」的人,來迴避詩人無法和讀者溝通、討論的問題,然後鼓勵其他人繼續寫出故弄玄虛的詩。
不管背景有什麼差距,藉由交談和互動,總是可以增進對彼此的瞭解;內容中空的作品就很難讓人相信可以獲得讀者真正的意見和感受。無法和他人討論作品的創作者變得封閉、保守,也是一件可以想像得到的事。
相信玄虛的價值,甚至以此為傲的創作者,得到的也只是玄虛而已。
不管背景有什麼差距,藉由交談和互動,總是可以增進對彼此的瞭解;內容中空的作品就很難讓人相信可以獲得讀者真正的意見和感受。無法和他人討論作品的創作者變得封閉、保守,也是一件可以想像得到的事。
相信玄虛的價值,甚至以此為傲的創作者,得到的也只是玄虛而已。
故弄玄虛是一種認識方式。但是,何不看成是:翻譯為另一種語言。
回覆刪除有時候詩也可以打造某種價值,雖然是虛玄的,但是卻是發現本來就具備但沒有被認識的價值。幾個三角形還有0還有自己捏造的外語,有他們本就有但是還沒被發現的部份。其實也很有趣的。
阿赫提到的地方,也許有趣。只是老是搞一些同樣的事,就很難有趣了。你說是吧XD
回覆刪除同樣的事情是個懸疑的東西。幾十年沒搞同樣的事情,再弄出來玩,就有些復古的樂趣了。
回覆刪除我想重點並不在符號(它本身沒什麼玄虛),而是意義如何產生,以及產生出來的結果對作者或讀者(與文本接觸、相關的人)其中一方,是否荒謬可笑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