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樹不是詩,樹過濾出的氧氣才是詩 / 郭明慈

樹不是詩,樹過濾出的氧氣才是詩
郭慈明

關於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:http://2008.caterpillar.org.tw/about.htm


七月的最後一個禮拜,我、阿健和六個孩子,在「散步」中寫詩。

一開始,我們不讀詩,我們和孩子或走或跳或跑,用多樣的姿態去看看即將要搬家的老鄰居──菩提樹「爺爺」。為什麼要選擇探訪老樹爺爺?就是「剛好」二字而已。剛好我們要在暑假開玩詩會,剛好我和阿健聊了課程之後,認為應該帶孩子親身去認識一個地方,在接觸中茲長自己的想法,剛好長老教會的菩提樹要搬家,剛好長老教會離毛毛蟲很近,在一切剛剛好的安排下,我們和孩子開啟詩與樹的對話。

第一天,雨後,我們帶著孩子,孩子帶著一張紙和一枝筆,走在濕濕黏黏的巷弄,準備拓繪樹皮,用手感受菩提樹爺爺。可是,雨天,不只淋濕了樹皮,使得濕濕的樹皮,不適合拓繪,還讓「菩提樹爺爺」周遭引來很多很多很多的蚊子,孩子在短暫的探訪之後,就倉皇逃出,最受蚊子青睞的阿嘉,不停嚷嚷著:「有一個包了」,「啊,我有五個了」,「我有六個了」。不過就在倉皇之中,瑋瑋看到被繩圈圍住的老樹,他發現在繩圈中的老樹就是一個中文字—「困」。啊!這不就是詩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嗎? 總是有心/新發現!

雖然拓繪的主角因「濕」缺席了,孩子還是高興地玩著拓繪,孩子還是各自找到可拓繪的目標,車牌上的字、車輪的痕跡、牆上凹凸不平的磚塊,孩子都一一的將它們留在紙上,也留在心中。親手接觸後,印象果然深刻,隔天孩子指著長老教會旁的車子,興奮地說:「昨天那輛車還在耶!」

話說駐足於長老教會的老樹已是八十九歲的高齡,在自然的律動中,一直延展著,可是土地有限,無止息的延展,難免與周遭的老房子「打架」,終究,菩提樹爺爺在人的安排下,要搬到新生國小了。回到毛毛蟲後,我跟孩子說了老樹搬家的故事,同時預告明天將再去探訪菩提樹爺爺,而且長老教會還會特別安排王叔叔與他們分享更多關於樹的故事。接著,我問孩子有沒有什麼問題想問呢?孩子一開始你看我我看你,沈默了一會兒,瑋瑋率先說出他對樹爺爺的同情:「那棵樹很可憐,他不能延伸。」「原來樹也可以搬家。」欣欣看著我說。瑋瑋聽了馬上幫老樹許了一個願望:「我希望那棵樹可以越變越肥。」柔柔緩緩地說:「我希望那棵樹可以飛。」「為什麼要選新生國小這個小小的地方。我寧願找一塊很大很大的空地,很容易生長。」瑋瑋接著說,話語中似乎想幫老樹表達出他的「困」境。「我如果是那棵樹,我不要搬家,」庭庭透露出老樹搬家的不捨。驊驊接著提出他的問題:「它一定要搬家嗎?」「為什麼要叫老樹爺爺,不叫老樹奶奶?」柔柔問,緊接著柔柔的問題,庭庭和阿嘉分享他們的問題:「樹會有感覺嗎?」「樹會打架嗎?」

第一天我們就在孩子的問題結束,這一天我們沒有讀詩。

第二天我們聽了很多關於樹的故事,認識了更多的樹,畫了樹的地圖,這一天我們還是沒有讀詩。

「你們做的事跟詩有什麼關係?」第二天結束後,孩子和家長都提出了他們的疑問。

第三天,我們開始談「什麼事與詩有關?」孩子說:「讀詩、背詩和寫詩的人」。我接著問:「什麼是詩?」「關於人類的觀察、所想,然後寫下文字。」庭庭說。阿嘉:「詩是感想和創作。」「如果將問題換成什麼是散文、什麼是故事,那你們剛剛說的好像也行,那詩和散文、故事有什麼麼不同?」我又問。這個問題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,所以阿嘉馬上例舉一首詩,試著說明「什麼是詩」,接著他就朗朗背誦—『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,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』我聽了不禁佩服孩子的記憶力,進一步問阿嘉:「你知道這首詩在講什麼嗎?」「不知道,我就一直猛背,老師你告訴我啊!」阿嘉搖頭說。應孩子的要求,我們從這首詩開始聊,我問:「你們覺得這首詩在講什麼?」「打仗啊!變老啊!」孩子說。看了孩子似懂非懂的臉,我接著問:「這首詩,哪一句你覺得最悲哀?」,「國破山河在,因為國破了,而山河還在。」孩子說,另外一個孩子則說:「家書抵萬金,因為家書很珍貴。」順著孩子思考的脈絡,我提出我的問題:「你們覺得什麼最珍貴?」。

因為杜甫的春望,開啟了我們對「珍貴」的討論,孩子認為珍貴的東西是生命、靈魂、家人、電動。珍貴與否,是一種價值觀,沒有標準答案。詩的感受,是不是也該是這樣讀,讓詩的感受更多樣?

隔天,阿健給孩子看一張空照圖,讓我們看看從高空往下看生長在長老教會的樹,並與孩子分享他自己寫的詩—「樹的地圖詩」。孩子讀了阿健寫的詩,也跟著說出樹的心情:「我們不想分開」。就在這一天,我們才開始寫詩,開始讀詩。

「樹不是詩,樹過濾出的氧氣才是詩。」「詩是美麗的風景。」「詩是一再創新,無法捉摸的。」孩子這麼說著。

什麼是詩?詩不是抽象的文字符號,詭譎的排列組合,它是從「生活」孕育出來的。所以我們要與孩子在體驗中,寫出自己的詩。一開始,阿健和我沒有與孩子讀詩。我們和孩子一起聊生活體驗,讓孩子先說話,說出他們的所看見的、所感知的,我們在語言的流動中,先認識彼此,然後孩子在體驗中,分享各自蒐集的痕跡與記憶,慢慢醞釀出詩的感覺。



關於「見面」,孩子說的是
MOMO告訴我:「『見』像揮手的章魚」,『面』像是一間屋子裡,有梯子,梯子可以通往屋頂,看夕陽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