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他們多半是十八歲上下的少年。我十八歲時從來沒參加過這樣的團體,也不知道有這樣的團體。我是詩的外行。
他們寫的,說的,十八歲的我從沒做過。
我在旁邊聽,一邊聽一邊畫畫,一邊想:玩詩跟寫詩讀詩有什麼不同呢?從前也不怎麼寫詩的我,這會怎麼說自己在玩詩呢(或者被說)?
不好意思,從這裡開始要岔題了。
到現在,我還是對於「玩詩」兩字有很大的問號。物件上乘載了詩就是詩物件(或物件詩)嗎?比如說,有人叫「記憶儲存盒」為「詩底片」,也有人說是「底片詩」。那麼它究竟是「詩底片」還是「底片詩」?
我並不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問題。不是說它不重要,應該說更重要的是面對它的人如何解讀它。
「記憶儲存盒」完成後,我替它寫了這樣的介紹:
昨日我抽出記憶,顯影。今日,我將記憶捲進身體裡。
從前,我們用底片記錄影像,底片抽出顯影後,殼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
現在,我給底片殼一個新的任務:儲存記憶。
我將故事寫在底片上,捲回底片殼裡,一個個收好。
而隨著書寫與閱讀,原本棄之無用的底片殼也因此有了自己的記憶。
它一開始的概念是:儲存記憶。至於「記憶儲存盒」與「底片詩」和「詩底片」之間的關係,就讓讀者或觀眾自己去解讀了。
話雖這麼說,我還是會想:「記憶儲存盒」被認為是詩底片或底片詩是好的嗎?但是前幾天看見向明先生做的詩小人,我突然有釋懷的感覺。向明先生用養樂多瓶子、紙盤、瓶蓋……等被認為是垃圾的東西,拼裝成一個個小人。有人會說那不是勞作嗎?要那樣說也行,但我覺得它是詩小人,因為向明先生從一堆將被丟棄的垃圾中看出了人,並且給了他們人的樣子。
詩小人並不是捏了個人或做了個人,上頭寫了詩就叫做詩小人。向明的詩小人上頭一個字都沒有,但它是詩小人。
繞回那群在卡夫卡讀詩論詩的十八歲少年。
我以為每個人認識詩的方式不同。有些人很小就讀詩寫詩了,早早就懂得評析詩;有些人從畫從電影從各式的藝術認識詩,進而跨界創作;還有些人,一些被某些人以為不該會寫詩的人,比如外勞,他們從自己的經歷,寫出了令人感動的文字:
鐘何時能停止?
明日何時能來?
我何時能聽到美好的聲音?
我何時能看到我的孩子?
現在的我就像一座鐘,不停的轉動
──Ellen Panaligan,〈鐘〉,節錄
又繞遠了。
寫到最後,我才發現自己想說的是──認識詩的方式。
圖片說明:記憶儲存盒。作者:瞇。
昨日我抽出記憶,顯影。今日,我將記憶捲進身體裡。
從前,我們用底片記錄影像,底片抽出顯影後,殼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
現在,我給底片殼一個新的任務:儲存記憶。
我將故事寫在底片上,捲回底片殼裡,一個個收好。
而隨著書寫與閱讀,原本棄之無用的底片殼也因此有了自己的記憶。
它一開始的概念是:儲存記憶。至於「記憶儲存盒」與「底片詩」和「詩底片」之間的關係,就讓讀者或觀眾自己去解讀了。
話雖這麼說,我還是會想:「記憶儲存盒」被認為是詩底片或底片詩是好的嗎?但是前幾天看見向明先生做的詩小人,我突然有釋懷的感覺。向明先生用養樂多瓶子、紙盤、瓶蓋……等被認為是垃圾的東西,拼裝成一個個小人。有人會說那不是勞作嗎?要那樣說也行,但我覺得它是詩小人,因為向明先生從一堆將被丟棄的垃圾中看出了人,並且給了他們人的樣子。
詩小人並不是捏了個人或做了個人,上頭寫了詩就叫做詩小人。向明的詩小人上頭一個字都沒有,但它是詩小人。
繞回那群在卡夫卡讀詩論詩的十八歲少年。
我以為每個人認識詩的方式不同。有些人很小就讀詩寫詩了,早早就懂得評析詩;有些人從畫從電影從各式的藝術認識詩,進而跨界創作;還有些人,一些被某些人以為不該會寫詩的人,比如外勞,他們從自己的經歷,寫出了令人感動的文字:
鐘何時能停止?
明日何時能來?
我何時能聽到美好的聲音?
我何時能看到我的孩子?
現在的我就像一座鐘,不停的轉動
──Ellen Panaligan,〈鐘〉,節錄
又繞遠了。
寫到最後,我才發現自己想說的是──認識詩的方式。
圖片說明:記憶儲存盒。作者:瞇。
何必言必稱詩?讓人感到「詩意」的東西(最近幾個月少數讓我感到非得以「詩意」形容的東西,最強烈的是高橋努的《爆音列島》),好比說,剛剛舉例的是漫畫(連載中),要叫詩漫畫嗎?一堆「詩什麼」的,不會令人感到不知所云,心生厭煩嗎?
回覆刪除進一步說,如果物件上沒有詩(文字),製作的人也沒有詩人頭銜,它還會被叫做「詩XX」嗎?
沒有言必稱詩,不然咧,哈哈。從開始玩 玩詩合作社,就有人問阿赫,為什麼是詩?難到不能識別的嗎?老實說,因為人生只餘詩這把破掃帚,別無長處(其實我還會打網路遊戲喔),沒辦法啊。
回覆刪除比起許多藝術家跟工藝家,他們可以創造一件作品,直接命名為詩,批評者就會以詩去認識這件作品,做出文章5000字,批評10000字,討論作品與詩的關係,直指作品與詩的契合。那寫詩的人呢?還要被東挑西撿,先講講這詩寫得好不好...才是夠讓人吐血的事呢。藝術創作者有個自由,去命名自己的作品與詩的關係。那寫詩的人呢,為什麼緊抓著詩不放呢...或許不稱詩才需要勇氣吧。